APEX http://www.917dg.com/list_8/6976.html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说特斯拉的“公关危机”潜伏已久,那么上海车展维权事件,显然是煽动这场龙卷风的一只关键蝴蝶。自消费者开始维权,特斯拉一直坚持自己所谓的产品“无瑕疵”论,甚至仍以傲慢的态度漠视消费者的诉求。
殊不知,曾经在资本市场和中国市场一路狂飙的特斯拉,正面临着四处“失火”的风险。
“失控”的特斯拉
上海车展“成功破圈”之后,特斯拉几乎每天都占据头条。
但是,这样的头条不要也罢,充斥全网的全是特斯拉失控起火烧成空壳、撞树后自燃、刹车失灵、失控追尾大货车、又?叒失控等品牌负面信息,以及对给消费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报道。各大网络平台发起的“特斯拉失控”的话题中,类似新闻数不胜数。
至于特斯拉官方,在甩锅给消费者之后,近期则奉行“鸵鸟策略”。甚至有网友对特斯拉公关进行了“无奈调侃”:一、特斯拉永远不会错;二、如果出错,请参考第一条。
中国市场维权事件的不断发酵,已经影响到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自4月19日至今,特斯拉股价狂泻21%,市值蒸发近1700亿美元,相当于跌去两个通用汽车(市值806亿美元),四个福特汽车(市值483亿美元)。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失控”,可能会浇灭投资者的热情,甚至直接影响到其二季度业绩和全年财报。
雪上加霜的是,特斯拉中国销量也如股价、市值一般,狂泻千里。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4月,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为25845辆,其中14174辆新车出口,相当于国内仅交付了11671辆,本次维权事件的主角——Model3(参数丨图片)的销量只有6264辆,环比3月暴跌75%。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如此恐怖的销量断崖式下滑,与特斯拉维权事件及后续舆论引发的连锁反应直接相关。
车难卖,钱难赚
“卖车确实受到影响。”
这是牛车网走访多家特斯拉体验中心后,得到的最多答复。某体验中心特斯拉产品经理薛飞对牛车网透露,“维权事件第二天,许多车主纷纷发来信息询问,就连我爸妈都叮嘱说,千万不要再打开辅助驾驶了。”
在北京工作的特斯拉销售顾问刘冬,则将希望寄托在5月26日,“北京地区2021年新能源购车指标发放后,可能会对销量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刘冬如是说,“我们也特别推出了优惠活动,月底前购车,可以享受免费45天的驾驶辅助功能体验。”
上海处于维权事件的舆论中心,同时也是特斯拉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Model3占据国内总销量的六分之一。“这种时候我们也很感激一些坚定的老车主们,他们一直打来电话或是发来信息,力挺特斯拉,“上海一家体验中心的产品经理李雯表示,”有一位叔叔给我发了好多负面新闻,我问他您怎么看,他说这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唯恐天下不乱。“
一位上海的车主在接受牛车网采访时透露,“刚出新闻那几天我都不敢开车出门,但还得开车上路,只是比平时(驾驶)更小心一些。”
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处舆论旋涡的特斯拉用户的冷静和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潜在的用户群体在不断流失中,李雯非常惋惜的表示,“一些没有来试驾过的车主,很容易看过新闻就放弃了,我们其实希望更多消费者能够进店试驾,用事实说话。”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深圳、广州、成都等地,为了加速卖车,特斯拉的销售顾问与产品经理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为每一位潜在车主单独建立了微信群,群名打出“XX先生/女士的特斯拉之旅”,并反复在群内发送关于特斯拉产品没有问题的短视频、文章等,试图挽回特斯拉曾给消费者传达的“科技、酷炫”形象。
特斯拉公关与销售顾问就像两条支线,正在“分裂”的路上越走越远。一方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另一方则试图尽快完成高难度的卖车KPI,甚至恨不得取公关之责而代之。
中国品牌新机遇
“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国市场的机会很大,将来有可能超越美国的销量。“特斯拉入华之初,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表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业绩压力与抢占市场份额都需要迫使特斯拉‘中国化’提速。”
特斯拉确实也吃到了中国市场的红利。Model3国产化以来,特斯拉迅速一家独大,不但解决了让马斯克彻夜难眠的产能问题,更是带动其业绩和市值一飞冲天。
但以维权事件为导火索引发的全面失控,给特斯拉泼了一盆冷水,给群雄逐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4月,宏光MINIEV销量达到25692辆,远超第二名Model3的销量,同时,真正威胁到特斯拉的比亚迪汉、小鹏P7、蔚来ES6、理想ONE等中大型车仍然保持上升态势,奋起直追。从乘联会公布的4月份销量榜单可以看出,特斯拉Model3和ModelY销量分别为6264辆和5407辆,Model3仅比竞品汉EV多出数百辆,而ModelY已经落后于理想ONE,相较蔚来ES6也不再有绝对优势。
某不愿具名的造车新势力大区销售经理对牛车网表示,“自特斯拉维权事件发酵以来,自家确实接收到一部分打消购买特斯拉产品想法的用户,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销量上涨。”
与此同时,牛车网走访后还发现,各家新势力纷纷打出了安全牌,重点强调自家车型的安全特性,试图以此消除消费者的购车疑虑。蔚来方面更毫不讳言,直言自家车型的底层逻辑与特斯拉完全不同,暗示其在安全方面也“更胜一筹”。
就目前而言,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一旁的造车新势力与飞速转型升级中的传统车企正在虎视眈眈,它们深耕中国市场,恨不得将中国消费者当上帝供养,它们不会给特斯拉太多试错的机会。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对牛车网表示,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否,将直接与整体销量以及股价市值挂钩,因此5月的销量变化至关重要。地狱还是天堂,全在市场的一念之间。
#写在最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强势的品牌而言,短暂的“人设坍塌”或许影响不大,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古罗马名士奥维德说过:“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与特斯拉们共勉。
注:应受访者要求,本文所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