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有一奢靡制度,因为这一制度,创造出了无数特权阶级

整形医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写怀》

那上个世纪,一个来自于东方的红色帝国迅速崛起,那就是苏联,苏联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给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但是虽然这种社会制度非常理想,但是却被苏联越走越错,到最后迎来了解体的命运,苏联解体的背后,其实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造成的资源耗费,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苏联的一项特殊政策,特供制度。

特供制度,顾名思义,就是硬生生地在集体的内部造出了一个特权阶级,而对于这个特权阶级,各种资源都进行特别的供应,这一点是非常违背共产主义原则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最后苏联不得民心走向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发明特供制度

特供制度第一次出现,是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被称为苏联的慈父,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苏联,但是在他担任苏联领导人的期间,他颁布了一项制度,那就是官职等级名录制度,这一项制度听起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官员等级,而事实上,这些被登录的官员都会享受到他们这个级别所应该具有的特殊待遇。

首先体现在工资方面,官员会有工资补贴,而这些补贴全都是国家进行无偿发放,不收取任何的税额,斯大林时期一个普通的部长,一个月的工资补贴达到了苏联人均收入的整整五倍,而随着这一项制度的不断恶化,到后来其实赫鲁晓夫也曾经萌生过想要将这一制度彻底去除的想法,但是他如果想要铲除掉这一制度,无疑是和整个国家的公务员体系站到了对立面。

特权阶级的奢靡生活

最终赫鲁晓夫也是因为这一点被赶下了苏联的最高政治舞台,而随后的每一位数让领导人也都知道了触碰这一块蛋糕所要付出的代价,只好任其发展。到了勃列日涅夫,登上了苏联领导人的职位之后,苏联也迎来了最富裕的时代,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在本国范围内勘探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

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相当于给苏联增加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也奠定了到后来俄罗斯成为资源大国的基础。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苏联国内巨大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自然成为了首选,所以苏联开始大量的向国外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美元进入到苏联的社会当中。

苏联人民过上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富裕生活,但是当这种富裕到达了一定程度之后,社会上的一些乱象开始发生,权力和金钱在苏联正式挂上了钩,贪污贿赂成为了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勃列日涅夫没有去打击腐败?原因很简单,因为勃列日涅夫就是首要的贪腐分子。

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兴趣广泛的领导人,他最喜欢的运动就是钓鱼和打猎,而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之下,钓鱼和打猎成为了官场当中最受推崇的两种活动,而勃列日涅夫平常的生活非常的奢侈,一次宴请就要花去好几十万美元,领导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底下的官员呢,自然是上行下效,在勃列日涅夫去世之后,有没有发现在勃列日涅夫的住宅当中有很多的车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每一个车库满满的都是汽车,这些汽车全都是在外面,很难见得到的豪车,这些豪车都是底下的官员们馈赠给他的,如果去勃列日涅夫的宅邸当中去看,会发现这简直是一座宝库,纯金的杯子,猛犸象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不仅勃列日涅夫如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勃列日涅夫的家人,每到一处地方都有大量的官员前来送礼。

勃列日涅夫的妻子就是一个非常爱慕虚荣,喜欢收礼物的女人,而他们的女儿也继承了父母爱收礼的这一习惯,很多官员为了巴结勃列日涅夫会选择送给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很多金银珠宝,对于这些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全都照单全收,并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买官卖官成为了一件可以在台面上讨论的事情。

所有的官职,只要不威胁到勃列日涅夫的政治地位,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在那个时期,只要你有钱,就能够在政府当中担任要职,所以很多财阀就是在这段时期进入的政府高层。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斯大林那个官职等级名录制度所造成的特供制度。

金钱将信仰毁灭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国殇》

苏联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精神,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给落后的苏联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无数的劳动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但是当这些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拥有了强大的实力,这个时候原本两袖清风,毕路褴褛的高层领导,人们却开始变得贪污腐败。

就像那句话一样,屠龙者终成恶龙,原本一群最应该痛恨特权阶级的人,却逐渐地自己变成了特权阶级。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被尊重,都应该被遵守,但是苏联到后期却并没有这样做,平等成为了空谈,因为平等在特权阶级面前就成为了笑话,有特权就意味着在社会当中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

但是苏联忘记了自己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的成就,就是因为曾经向劳动人民许诺过的人人平等,共同富裕,但是到后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权阶级越来越多,违背了,最开始向人民的承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联之所以覆灭,背后的原因值得让人深思。

参考文献:

《满江红·写怀》

《国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