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岁确诊学生流调曝光,底层的家人们,请不要再相互责难

yy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516.run

这两天,看到一条新闻,特别戳心!

让我这个独自带娃负重前行的宝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南新一波疫情来袭,11月5日,郑州通报了5名新增感染者的行动轨迹。

其中,有一位7岁的小男孩不幸被感染,看着他的流调图,不由得泪流满面。

从10月18日到11月2日,在这初冬乍寒的16天里,孩子的经历,时时刻刻刺痛着我的心,但这对孩子来说却是生活的常态。

小男孩其中有12天是在放了学4点之后到父母的小吃摊的,要么写作业,要么在旁边玩耍,一直待到晚上10点才随收摊的父母一起回家。

其余4天,属于两个周末,学校放假,他必须下午2点就开始跟随父母出摊,直到晚上。

父母的小吃摊是流动经营的,位置不固定,他也只能跟着父母换地方。

七岁的孩子,在有人照看的家庭里,本应该躺在长辈的怀抱里撒娇玩耍,到了时间长辈们照顾着洗漱,甚至还要听着故事入眠。

而他,基本上天天都是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睡觉的时间可想而知有多晚,第二天还要早早起来上学。

如果身体的疲惫与物质的匮乏,能够战胜,那么孩子的精神世界呢?恐怕也是一片荒芜,甚至都没有固定的同伴玩耍,更不要苛求同龄的孩子玩了。

爸妈摆摊没时间陪孩子玩,为了安全,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独自出去玩耍,就这样跟着父母摆摊,我们看到是十几天,天天如此……而没有被调出来的背后呢?不是年年如此吗?无论春秋冬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做错了什么?只因为在云端上选妈妈的时候,投胎到了底层家庭吗?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常态,越贫穷的家庭,越斤斤计较,不能相互体谅,试想如果家里有一位老人帮忙,即使只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孩子还会那么苦吗?

之前我也看过火遍全网的外卖员爸爸。他带着年幼的女儿一起送外卖,偶然拍下女儿坐在外卖箱里甜笑的瞬间,没想到突然就火了,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一抺能治愈的温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为了生计爸爸进城当了外卖员,妈妈在菜场里卖肉。

刚出生的她,生了一场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几个月后,身体好转,爸爸为了让她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决定继续回城挣钱。

或许是女儿的病,刺痛了爸爸的心,也或许是女儿笑容的甜美,让爸爸舍不得让年幼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于是决定带着她进城,从此,女孩便走上了陪爸爸一起送外卖的艰辛路程。

因为孩子尚且年幼,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爸爸总是随身带着奶瓶和尿不湿,尽量的定时给孩子喂奶,也许是知道爸爸辛苦,女孩总是很懂事,坐在踏板前的外卖箱子,乖乖地等着,看到爸爸回来,就会露出甜美的笑容。或许正是这甜美的笑容,褪去了爸爸一日的疲惫,让这位年轻的父亲充满了干劲。

在女孩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爸爸就用一个背带把女孩绑在后背,这样上下楼送餐的时候,就可以背着她一起去,虽然是负重前行,但最起码减少了心里的担忧,保全了女儿的安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时间,父女努力生活的背影赢得了一片盛赞。

有网友说:“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的伤痛是难以弥合的,这对父母与孩子虽然承受了身体上的负担,但收获了一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也让孩子体会着父母的不易,孩子会更懂事,祝幸福的生活伴随着他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网友透露出无比的心酸:“看到这天真无邪的笑脸,我怎么笑不出来,竟然内心泛起阵阵酸楚,眼眶流出无法抑制的泪水。底层百姓的困顿,呈现在稚童脸上的竟然是如此甜美的笑容,这是幸福还是辛酸,此刻还不是她能解答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网友诉说了自己的经历:“我也是苦大过来的,苦大的孩子容易走弯路,眼界不高。除了高考成绩好跳出来,其他很难。

即使考进同一所大学,受限于眼界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也很难跟别人比,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成才率还是会低很多。只能说苦大的孩子也不能放弃,毕竟有机会站到跟别人一个层次,不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位妈妈这样说:“我就是这样带大的孩子,我的孩子独立,懂感恩,他的孩子也没让我带,他说我能养大他,他就能养大他的孩子。”

看到这,既为这位妈妈感到高兴,拥有一位独立而懂得感恩孝顺儿子,倘若儿子事业有成,那真是最好的造化。

如若儿子也是一位普通的工薪阶层,却把这种日复一日的赛跑式的枯燥生活方式,一代代地传递给孩子,真的好吗?

其实,孩子们都明白,父母所做的这些牺牲都是为了自己,正因为从小目睹了父母的这份辛苦,孩子们年幼的心也是被这份牺牲浇筑长大的。

而被牺牲浇筑长大的孩子穿上了铠甲,同时也背上了枷锁。

活在“牺牲”氛围里的孩子,有一部分深刻地认识到,家人们这些牺牲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必早早地吃生活的苦,可以安心读书、生活。

在负罪感的驱使下,他们也会不停地努力。甚至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认定:一定要有很高的成就,这样才能“赎罪”,不辜负家人的牺牲,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甚至认为自己的舒适,就是对家人的背叛,拥有物质条件前提下,他们也会为自己制造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那位妈妈提到的孩子所说的那样:“他说我能养大他,他就能养大他的孩子。”

明明可以让父母伸手帮一把,不用透支自己的身体,也可以不用让孩子过早地进入快节奏的生活,顺便加深与父母的感情,让父母也尽快融入自己的小家,一家人都可以把紧张地“活着”过成舒舒服服的“生活”,但在他们眼里,“舒服”就是“放纵”,他们想的只有“不辜负”家人的牺牲。

看惯了家人的牺牲孩子,长大后,他们会误以为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人出生就是为了疲惫的活着。

早晨拖着疲惫的身躯被闹铃叫醒,急急忙忙做出最简单的早餐,带着情绪大呼小叫地吆喝着孩子起床,不停地催促着孩子洗刷穿衣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狼吞虎咽地塞几口能勉强活着的早餐,一边穿鞋,一边拖着孩子向学校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只能急忙奔向工作的地点。

临近下班,生怕接孩子晚点,根本无心工作,一次次地看着时间。回家做晚饭,辅导孩子作业,好不容易孩子睡了,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躺在床上,一睁眼,又是重复的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慢慢地体会爱,也不会教孩子如何去爱?因为爱是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

所以,当他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可能会忍不住“用力过猛”,委曲求全,万般讨好,因为他们从父母身上看到的只有这一种爱的方式——爱一个人就是为他们牺牲。

当然,家人的牺牲示范,也可能会吓到他们,甚至不敢恋爱、结婚,包括不敢生孩子。

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与父母细水长流的爱,他们看到的只有物质和付出。他们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负担,或者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背上跟自己一样的精神枷锁,和自己受同样的苦。

更有甚者,即便是结婚生子,人到中年,身体透支严重却不敢休息,因为孩子尚小,父母已老,周围全是依靠自己的人,自己很累,却无路可退

试想:如果父母能够帮一把,早晨能够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份营养的早餐,父母去送孩子,我们去上班。下午也不用提心吊胆地想着接孩子晚点,心情放松工作效率肯定会加倍,在成就感的驱使下,生活肯定会越来越美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上一家人分工合作,有人做饭,有人辅导作业,谈笑风生的共进晚餐,临睡前甚至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放慢节奏,褪去一身的疲惫,或许只有这样,才算是活着。

非洲有句谚语这样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意思是说,也许一个人的确能走得很快,但往往一群人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对于家人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一家人彼此陪伴,相互取暖,才能让爱生根,把幸福传递得更加长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