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注意了,4种行为同桌饮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红色警戒2下载 https://www.hongjing520.com/raxz/

来源|葡萄酒杂志

醉酒再也不能成为脱罪的理由了!今日一早的热搜就被#4种行为同桌饮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占据,针对中国喝酒猝死人数全球第一的现象,让广大爱吃瓜的群众有个基本认知。

什么是酒友的义务?

央视网消息,如果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也应按照《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 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这时候如果出现意外,在同一个酒局的你无论喝没喝酒、劝没劝酒,该负的民事责任一点也少不了。

最后,如果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一旦出事同饮人也逃不掉责任,因为此时同饮人对醉酒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

如果劝了但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对方已经喝大了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同饮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劝君更尽一杯酒,法律责任一大溜。”在酒桌上的朋友都有一个基本义务,正确地认知自己的酒量,以及把控自己酒后的行为。不然你有可能连同醉酒人造成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共同犯罪等。

免责承诺书有用吗?

爱喝酒的酒友问,“那我签个喝酒免责承诺书不就得了?”。还有用喝酒免责神器来推脱责任的。

尤其是可以录音的免责神器,电商平台的商家称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仪等“免责饮酒神器”把整个饮酒过程拍下来,证明自己未强迫对方饮酒,就可以放心喝酒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有律师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证明尽到了义务,可以免除相关的责任。但是必须注意采集录音、录像应该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是在朋友家里,就应该提前获得他人许可,否则的话,法庭可能会将这类录音、录像当作非法证据排除掉。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这条法律规定可以得出,共同饮酒人签订的免责条款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所以说,即便是签署了免责条款,如果一起喝酒的人酒后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共同饮酒人存在过错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因签订条款而免责。

急性中毒,醉酒症状该如何陪护?

在中国,喝酒是一种文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因此大多数人也会忽略一个问题,2009年以来,中国酗酒和猝死人数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现身边有急性酒精中毒表现,应及时处理。

兴奋期:感觉头痛、欣快、兴奋、健谈、饶舌、情绪不稳定、自负、易激惹、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能沉默、孤僻。

处理办法:

①停止饮酒,多饮水,进食水果,冷水洗面,贴身照顾。

②离开不安全的饮酒场所如大排档。

③切勿驾车。

共济失调期: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批,言语含糊不清,视力模糊、步态不稳,伴有恶心、呕吐、困倦。

处理办法:

①停止饮酒,饮水,进食水果,贴身照顾。

②行动时给予扶持,尤其是进出卫生间、上下楼梯,过马路时注意安全。

③可行刺激咽喉催吐疔法。

④若有呕吐及时清理,谨防室息;若已经呕吐多次,醉酒症状好转,可侧卧位卧床休息:若无呕吐,很快进入昏睡期,尽量就医;若不送医,应侧卧位,床边陪护,定时翻身,密切注意呼吸循环情况。

昏迷期:当血乙醇浓度超过2500mg/L,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瞳孔散大,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有生命危险。

处理办法:

①必须送医或呼叫120。

②置于稳定侧卧位并观察呼吸脉搏情况,注意清理口腔呕吐物。

总的来说,可以劝朋友别喝酒,但千万别劝酒。酒桌不是法外之地,千万别以为TA喝醉了和你没关系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