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股价暴涨:互动易回复涉嫌夸大宣传 连收关注函营收腰斩

9386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9386.xyz

  股价暴涨背后:互动易回复涉嫌夸大宣传,产品能否检测Omicron回复前后矛盾。前三季度营收同比“腰斩”,扣非净利润再度转负,能否靠新冠检测试剂盒翻身?

  12月24日,九安医疗再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解释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对投资者的回复内容,其中包括提供公司相信试剂盒可以检测到Omicron变异毒株的依据以及是否存在诱导投资者推断试剂盒整体销售情况的情形等内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互动易平台上,九安医疗已经更改了对上述问题的答复。

  这已经是九安医疗近两个月来第三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此前,深交所曾就该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和在互动易平台上就试剂盒产品的相关答复是否审慎、客观等问题发出关注函。

  自九安医疗11月8日公布美国子公司iHealth的新冠自测OTC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应急使用授权(EUA)后,九安医疗股价逐步开启暴涨模式。自11月15日起,30个交易日内该股已经录得20个涨停板。截至24日下午三点,九安医疗每股39.52元,较11月15日每股6.9元,暴涨472.75%。在今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的情况下,涨幅仍高达9.99%。

  这并非九安医疗第一次出现股价暴涨现象。早在2013年至2015年间,该公司就曾被归为可穿戴设备概念股,股价就从每股近四元攀升至每股四十多元。

  股价暴涨背后:互动易回复涉嫌夸大宣传,产品能否检测Omicron回复前后矛盾

  今年11月8日,九安医疗对外公布其美国子公司iHealth研制的新冠自测试剂盒在美国获批使用,美国居民无须处方即可通过电商平台、药店、商超等渠道购买使用。亚马逊上该试剂盒使用说明显示,试剂盒主要用于体外快速、定性检测人体前鼻拭子样本中的病毒,可由个人自行采集操作,15分钟便能显示检测结果。消息公布后,自11月15日起,九安医疗股价一路突飞猛进,由15日开盘6.9元每股涨至24日收盘39.52元每股,涨幅高达472.75%。

  不过,仅仅公布结果倒不见得能让股民如此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对投资者的回复——目前试剂盒月产能为1亿人份,预计到2022年初能增长至2亿人份、美国多州政府已经向公众发放iHealth试剂盒、加州公共卫生部已经把iHealth试剂盒发放给各学区学生、试剂盒在亚马逊上销量排行第一、我们相信试剂盒可以检测到Omicron变异毒株等。如果按照公司所说的每月1亿到2亿人份产能、每两人份17.98美元的售价计算,若产能被完全消化,公司单月收入能达到8.99亿美元-17.98亿美元,合计57.25亿元-114.50亿元。

  这是否意味着iHealth试剂盒在美国广受欢迎,产品需求量巨大,同时未来试剂盒也可以检测出变异毒株,能持续稳定保证销量?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九安医疗的回应中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

  首先是亚马逊产品销售额排名方面。公司一方面宣称“Amazon 美国网站会实时更新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产品类的销售排名,也会更新全网产品的销售排名,截至目前(2021年12月1日),我公司的新冠检测试剂在Amazon美国网站销售排名第一”,一方面又回复其他投资者称“Amazon美国官方平台未披露iHealth试剂盒产品销售额信息”;其次是产品销量方面。2021年12月21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答复关于Amazon美国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的提问时称,“虽然我们的试剂盒在Amazon美国的销量比重很小,但客户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公司会按照FDA要求进行生产”,后又于2021年12月22日更正为“虽然该产品在Amazon美国出现质量反馈问题的数量占Amazon美国销售量的比重很小,但客户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公司会按照FDA要求进行生产”。

  此外,九安医疗后续也承认,产能并不能代表销量,更无法代表营收。目前美国大约有3亿多人口,而美国FDA公示的获批使用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公司也有9家之多,九安医疗试剂盒产能要想被完全吸收并不容易。

  贝壳财经在互动易平台上查阅后注意到,九安医疗最早在12月17日回答投资者“能不能检出奥密克戎”问题时称,“从原理上讲,我们相信公司的抗原检测产品可以检测到Omicron变异毒株。”。此后一直保持相同回复。直至12月24日,公司在回复类似问题时,去掉了该句,其余回复不变,仅称,“目前公司正在等待毒株的到来,实验室已做好了准备,一旦取得毒株,我们会尽快进行测试”。对比同业公司,与九安医疗“等待毒株到来”不同的是,包括东方生物在内的多家公司均表示,自己研制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可以有效检测出Omicron病毒。

  而在销量方面,贝壳财经注意到,亚马逊显示,iHealth试剂盒在工业科学品类下位居畅销榜第一名,截至发稿前共有759条商品评论。与同类目下的其他试剂盒产品相比,iHealth试剂盒发售时间最晚,价格最低,且目前显示是无货状态。不过该试剂盒具体的销售额则没有显示。

  俩月内三度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九安医疗前后矛盾的互动易回复、疑似误导的产能公示以及短期内两次股权回购计划也引起了深交所关注。12月24日,深交所向九安医疗再次发出关注函,称公司近期在互动易平台上就该公司子公司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答复投资者的提问存在问题,要求公司核实说明包括“相信试剂盒可以检测到Omicron变异毒株”“Amazon美国官方平台未披露iHealth试剂盒产品销售额信息”“我公司新冠检测试剂在Amazon美国网站销售排名第一”等在内的7项回复。

  2021年,九安医疗两次披露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回购用途为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1年11月2日,两次回购方案均实施完毕,合计回购股份2549.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3%。11月3日,深交所就九安医疗动作频繁的股份回购方案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合理。

  11月8日,九安医疗公布美国子公司iHealth新冠检测试剂盒获批FDA应急使用授权,此后又在互动易平台上答投资者问时做出“市场需求处于上升趋势”“试剂盒已经开始规模生产并在当地现货热销”等回应。自11月8日披露消息后,截至11月23日收市,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21.17%,连续7个交易日内涨停。对此,深交所二度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解释此次披露后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一系列回复,并说明这种行为与此前两次股份回购之间的关系,回答公司是否涉嫌拉抬股价,从而便利2020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自主行权以获利的情形。

  11月24日,深交所再次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解释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准确性、及时性、公平性等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利用互动易平台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不过,收到关注函后的九龙医疗股价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在当天继续上涨了9.9%。

  股价王者归来:此前曾搭上可穿戴设备概念股价大涨

  事实上,九安医疗股价暴涨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3年到2015年前后,该公司就曾因“可穿戴设备概念股”的热度,股价从近4元每股涨至最高40多元每股,涨幅高达900%。

  1995年,九安医疗创始人刘毅毕业5年后研发出了一款电子血压计。这款新兴产品一改传统水银柱式血压计难以携带的缺点,不仅方便易携,还计数准确。上市后一个月,电子血压计就在天津卖了1千多台。赚到第一桶金的刘毅,创办了九安医疗,自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依靠售卖医疗器械硬件设备发家后,九安医疗为了扩大销量,开始转向做出口贸易,2006年公司在德国的订单就达到了100万台,这也奠定了今后国际市场占比大的基础。2010年,九安医疗顺利上市。上市后不久,刘毅作为公司董事长就提出了转型做互联网医疗的计划,并称这是“一个能成为全世界领导者的好机遇”。随后自2011年1月开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产品iHealth系列陆续推出,到了年底已有iHealth血压计、iHealth体重秤等。iHealth系列产品主打移动和网络互连健康管理,两年时间内就吸引了不少国际巨头。当时包括苹果、沃尔玛在内的知名企业均是九安医疗的客户。

  到了2013年,随着美国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热捧,可穿戴设备概念在国内也开始发酵,A股市场也开始了对相关概念股的挖掘。由于九安医疗产品中涉及一款可穿戴手表计数器,九安医疗也跻身可穿戴概念股,受到资金追捧,领涨A股,在当年5月一个月的时间内出现4个涨停板,涨幅达124%。彼时,谷歌眼镜、苹果iWatch都尚未问世。

  2014年更是九安医疗的高光年份。这一年,九安医疗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公司旗下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获得小米2500万美元的投资,将与小米在用户体验、小米电商和云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移动健康云平台。就这样,九安医疗左手苹果,右手小米,在A股市场“所向披靡”,股价继续高歌猛进,在2015年一度涨至43元每股。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腰斩”,扣非净利润再度转负,能否靠新冠检测试剂盒翻身?

  不过仅靠概念炒作带来的繁荣并未持续下去。自2015年12月末开始,九安医疗股价开始持续下跌。

  股价下跌背后是九安医疗自2010年宣布转型后增长缓慢的营收和连年下滑的净利润。2010年-2016年以来,该公司营收分别为2.98亿元、3.54亿元、3.56亿元、4.07亿元、4.25亿元、3.97亿元、4.20亿元。在此期间,公司的净利润自2010年的0.23亿元涨至2012年的0.70亿元后就呈下跌趋势,在2013年、2015年还一度跌至负数。

  从扣非净利润看,自2013年到2019年一直连续为负数。直至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公司额温计等防疫相关产品销量大增,公司营收才出现大幅增长,营收超2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0%。不过随着2021年疫情好转,抗疫物资等销售量减少,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再次下滑,跌幅达50%以上,扣非净利润也再度转负。此次九安医疗能否依靠新冠检测试剂盒再次实现业绩翻身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