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油画艺术而言,什么样的油画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或者说什么样的画风才是令人满意的画风,这是一直以来都是持有争议的问题,
讨论出来的答案,无论是站在画家的角度,还是观赏者的角度,都没办法保证让每个人都满意,因此那句“一切存在即合理”就诞生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画家打着“一切存在即合理”的口号,无拘无束地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甚至美其名曰“新艺术”,
这过程中,又由于资本炒作,所谓的“新艺术”又被一些缺乏审美能力的观赏者接受了,作为观赏者还心甘情愿的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现在就举个例子了解一下所谓的一切存在即合理的“新艺术”,现代画家常玉(出生于1900年)笔下的有关女性题材的油画作品,
从整个画面效果来看,常玉的女人油画,抽象得不能再抽象了,要不是经常在拍卖行上被拍卖出好几亿元的天价,真的没人会去注意这个画家,对于其作品也不会去做任何解读,
那么常玉笔下的女人油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是赤裸裸的体态,也就是说常玉描绘的都是女人的人体,从轮廓来看,体态丰盈,
为什么说是从轮廓来看呢?因为画作中的女人没有清晰的表情,没有立体造型,画家是用黑色线条勾勒出女人的身躯,
值得注意的是,是用黑色的线条,而不是色彩,就是直接在画纸上画出女人的身体轮廓,然后再用接近人体肌肤的色彩“填充”黑色线条轮廓里的空间,
常玉油画
因此这样的女人体油画是没有空间透视立体效果以及光影明暗对比效果的,画面中女人的五官以及隐私部位也是用线条勾勒,
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感受到女人的表情、心理状态,毕竟不同的肢体动作能反映人物的不同表情、不同心理状态,
简单来讲,常玉笔下的女人体油画,创作门槛非常低,只要知道女人的模样就行,对于成年人而言可以说是零门槛,
常玉油画
其次,画作背景色调单一,比如,一片空白、一片红或者一片绿,只不过和画作主体依然有鲜明的区别,“背景衬托主体”这道理,在常玉的女人油画中还是有体现的,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可以发现,有几幅油画的背景要比主体更有特色,这特色表现在“背景的笔触丰富,主体只存在线条”,
常玉油画
因此,我个人认为,画家常玉描绘的是女人的影子,而不是真实的躯体,如果执意要解读其中的寓意,就是现实与虚拟的紧密关系,
生活是现实的,艺术是虚拟的,画家用虚拟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状态,或者说,现实生活是虚拟艺术的载体,
也许我这样解读,过于夸张了,但是如果不这样解读的话,常玉的画就没办法看了,也没什么讨论的意义,毕竟事实呈现出来就这样——那是小孩子的涂鸦,
常玉油画
可是就是这样的“涂鸦”,当代画家吴冠中还给予出更深刻的解读:“常玉作品的线条是乌黑的铁一般的线,不再是迷梦,而是一鞭一条痕的沉痛。”
朋友们,看到没有,常玉的那些只描绘线条轮廓的女人体油画竟然寓意着生命特征,生命是有知觉的,就好比人的肌肤是有温度的,这也体现了艺术的温度,
所以,常玉描绘的女人体油画,是他自身情绪的释放,或者是把女人的情绪感受表现出来,吴冠中才会说,黑色线条是一鞭一条痕的沉痛,
常玉油画
为何说是“沉痛”呢?我们结合画家常玉生长的那个年代、创作的那个年代,就能理解了,因为那个年代的女人地位很卑微,
于是画家出于对女性的同情,创作出这样的画作,这是皮囊不全的女人油画,想必画家要强调的是女人的灵魂,所以才随意勾勒了女人的躯壳,
常玉油画
不过呢,画家对女性的审美依然保留着,用起伏变化的线条轮廓来彰显出女人丰腴的身形,于是我们就不知不觉相信常玉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我们从“初次看到的疑惑不解”变成了“这是新艺术的深刻寓意”,这是不是很矛盾呢?我们自己竟然相信现代画家常玉描绘的女人油画是有深刻寓意象征的新艺术……。
常玉油画
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寻找到“平衡感”,我们还得欣赏常玉笔下的其他画作,比如,静物题材的油画,不得不承认,静物油画看起来要比女人油画更写实,更有严谨的造型,线条笔触也更加协调,
于是才相信,常玉不是一个技法肤浅的画家,他是一个善于表达释放情绪的画家,他画的不是皮囊,而是灵魂,这是艺术的真谛。
常玉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