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最高境界:不透支,无负担,没消耗

五星号 https://www.45qun.com

文/陆一图/来源网络,侵删

提到心理学,很多人觉得很神秘,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而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更是被很多人看成极专业的领域,很难接触和探究。

其实,无论我们是否留意,潜意识时刻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自律也成为“必修课”,很多文案和书籍都在介绍如何培养自律习惯,如何规划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很少有人从心理学角度给出建议。

很多人单纯地学习方法,安排严格的计划,却执行了几天就感到难以坚持。

这是因为我们忘了,方法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如果心理上没有准备好,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在与自己的潜意识背道而驰,最终事倍功半。只有我们的内心也能自律,才能配合方法,让自己的生活步入自律的正轨。

在《潜意识知道答案: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这本书中,有一节是专门针对自律的。

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朱建军教授在书中指出,在心理学领域,有人认为自律代表着心理的压抑,而压抑很可能导致很多心理问题。但是,弗洛伊德曾说过,如果人没有一点儿压抑,就会回到动物状态,遵从本能,无法建立人类文明。

所以,基于心理学知识,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压抑内心,而是合理利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自我管理。

如果遵从本能,欲望是没有终点的。

比如吃饭,如果不满足于吃饱,就会每天忙着花样翻新,又或是心情不好时随意发作,遇到悲伤的事无法自拔沉溺其中,都是一个人完全不加节制的表现。

更多时候,我们受到的是他律的限制。

比如,天冷不想离开床铺,但为了上班不迟到我们必须起身,不过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他律有效,却常常让人感到心里不愉快。

因此,我们需要将他律更多地转化为自律,由自己约束自身才能生活得更开心。

懂得自律的人,不会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浪费人生荒废岁月,也不至于被他律压抑产生烦恼甚至是抑郁。

在书中,朱建军教授没有给出培养自律习惯的规划建议,而是从潜意识的角度,提出了改变“内因”的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坚持自律的生活计划,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不习惯进行自我约束。通过简单的潜意识训练,任何人都能够加强意志控制力,并且让这种力量从心理上影响我们的行动。

为了训练自己熟悉自律的感觉,朱建军教授提出的方法是进行“停下来”的意象对话。

我们先全身放松下来,想象自己坐在一辆汽车上,并且试着发动汽车,在想象中试一试刹车。刹车的能力就是我们意识中的自律能力。

除了汽车,还有更形象的做法。

同样是让全身放松,之后想象自己正在骑马。马跑得非常快,而我们要试着让马停下来。

绝大多数人都明白,想让一匹飞奔的马停下来,把缰绳勒得紧紧的不是好办法,甚至还会因此出现各种危险,就像在湿滑的路面上急刹车。

我们既不能猛地勒住马,也不能让它继续跑下去,因此需要控制力气,慢慢小心地收紧。

在想象中,我们控制一个平缓但逐渐加重的力量节奏,既能让马放慢速度,最后停下来,又不会勒得太紧。

当想象中的马停下来,再倒数五个数,重新睁开眼睛,离开想象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持续地控制意识。就像自律,不是某天某个时刻不做某事,而是让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持续受到控制。

这个练习可以随时去做,临睡之前,午休时都可以,当我们对意识的控制变得熟悉,遇到想要自律的时候,如果感到困难就可以回想这个意象。

关于自律的行为,这个想象唯一不适合的是“按时起床”,因为起床不是停下来而是动起来,这种时候只要下决心爬起来就好了。

通过意象练习,带给我们的不是行为表面的自律,而是来自心理上的自律能力,心理的变化会逐一反应到现实生活之中,通过意志力的控制,我们在生活自然也会多些自律。

在自律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度。

过度自律可能在短期会有特别显著的效果,生活也会得到极大改变,但这样对身心都是不利的。自律是在消耗自己的心理潜能,过度透支,心理和身体都无法得到充分休息,时间久了会变成负担,最终压垮自己。

按照自律的宗旨,凡事有所节制,因此自律也需要一定节制。

如果我们在自律的过程中有如下感受,就要注意调整和放松了。

1.感到烦躁、焦虑、疲惫

过度自律在心理和身体上都造成负担,而身体会最先拉响警报,如果不是短期内某些现实压力造成的烦躁、焦虑或是疲惫,就需要反思一下是否对自己过分严苛了。

2.持续的情绪低落

身体警报之后,是持续的低谷期,如果没有明确的危机和困难却情绪低落,多半是因为心理上的透支,在过度自律之上仍然强迫自己坚持,导致心理上的疲惫。

3.想逃离或是想毁掉拥有的东西

当我们感到压力时,总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过度自律也会导致这样的冲动,通过自律争取到的东西,会成为我们想要逃离甚至想抛弃、毁掉的压力之源。

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指导和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如此重要的存在,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想要探究不知道的那个自己,眼前就有机会。

翻开《潜意识知道答案: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带领你走进内心深处。作者朱建军教授用直白简洁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例子,配合具体的想象指导,揭秘看似神秘的潜意识。让读者认识到,潜意识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也不陌生,它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了解潜意识,就是了解更深层的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影响潜意识,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打开一段全新的更加和谐健康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