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币”下套 两年圈钱1.2亿

实景 http://http:www.td010.com

  新华社发

  犯罪团伙紧盯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由引流团队带入群,“资深讲师”线上“秀实力”,“水军”一旁鼓动,诱使受害人通过虚假交易App注入资金炒“神话币”、比特币,最后卷款走人。不到两年时间,一个上千人的诈骗团伙以这样的手段使全国500名受害者的1.2亿元迅速“蒸发”。变换手段的“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案再度为全社会敲响反诈警钟。 据新华社

  案例

  投入十多万元买“神话币”

  平台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2019年5月,上海市民方杰(化名)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通过验证之后,对方将他拉入一个投资群,群里的直播聊天室里,一名讲师神秘地讲起了“神话币”,并称自己已挣了不少,还说“神话币”有国外的度假村项目托底,能以币换房。

  过了几天,群里有人称自己已经去专门考察过,并陆续发出度假村的照片,这一切都让方杰对“神话币”深信不疑。很快,他下载了交易App,并注册了账户。

  第一次充值,方杰只投了698元。第二天交易App显示,已经获利100多元。5天后,方杰孤注一掷,再次投入资金近15万元,购买了6.8万多个“神话币”,看着“神话币”蹭蹭上涨,方杰心中暗喜,然而两个月后,却发现App不能再登录,客服也联系不上,才意识到被骗。

  被“神话币”“下套”的不止方杰一人。四川省达州市民张丽(化名)也被以类似的方式骗走近14万元。

  2020年1月至5月,四川省达州市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发现这些案件背后是一个以夏某、孙某光为首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集团。2020年5月12日至14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四川省公安厅组织3000余名警力,奔赴全国15个省区市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68人,逮捕492人。

  揭秘

  业务员一人分饰多角

  虚假“炒币”榨干投资人

  诈骗集团是如何一步步得逞的?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向记者详述了其中过程:

  该诈骗集团下设业务部、讲师部、行政部、客户部、技术团队、财务部,各司其职,管理严密。集团先对网上招募来的业务员进行分组,每名业务员领取5部以上的手机进行“养号”:一部手机注册一个微信号,每个微信号分配不同角色,主要包括老师、群助理、“白富美”、股票“小白”、资深股民等。

  客户入群后,业务员一人分饰多角,烘托讲师实力雄厚。待客户添加讲师或讲师助理好友后,便被拉进另一个大群。群内人员规模一般100至200人,但真实客户只有20至50人,其余全是业务员。

  完成对客户的第一波“洗脑”后,第二阶段便是开通直播间进行授课。讲师会推出“神话币”或比特币产品,宣扬目前正是虚拟货币的绝佳投资机会。上钩的客户在指定交易平台登录后,选择入金通道。这些入金通道全部为私人账户,客服确认后,为客户在平台充值相应金额。对于购买“神话币”的客户,犯罪嫌疑人任意操控数据,并以180天的“锁仓期”为由,限制客户出金。待犯罪集团完成资金占有后便关闭交易平台,收回所有工作手机,毁灭所有手机数据,人间蒸发。

  提醒

  电信诈骗不断翻陈出新

  受害对象向中青年转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技术手段升级,呈现周期长、环节多、多手段叠加、跨平台实施等特点。受害对象已逐渐从老年人向中青年群体转移。特别是以“区块链”“虚拟货币”等新兴概念为噱头的电信网络诈骗更是让许多人防不胜防。为了逃避打击,诈骗团伙将窝点设于境外,通过网络招募业务员,一些人不明就里,最终沦为共犯。

  办案民警介绍,本案中有部分犯罪嫌疑人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冲着没有门槛的入职条件和比同类型公司高几百元的底薪,误入歧途当起了“业务员”。

  办案民警表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一方面应继续深入开展“断流行动”,严厉打击蛇头和偷越国(边)境人员,切断偷渡通道。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贩卖银行卡、电话卡、个人身份信息的灰黑产业链的治理,深入开展“断卡行动”,从源头上铲除电信诈骗的滋生土壤。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除了政法机关严厉打击犯罪、各部门合力筑牢“反诈防火墙”之外,公民个人还应时刻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任诈骗手段改头换面、不断翻陈出新,不轻信、不转款才是抵御诈骗的根本。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