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2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022.xyz
在观看《大决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细节估计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粟裕安排部队支援中野围剿黄维兵团,并且表示缴获的武器弹药都赠送给中野。很显然,这个时候的华野比中野更富裕,也更加厉害。回想在山东解放战争的时候,粟裕指挥的三万部队,七战七捷打败十多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部队。难道真的是指挥人员的超级厉害吗?答案并不仅仅如此,背后的因素还有很多。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仗不仅仅是需要指战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武器装备的优良,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最终胜利。要不然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推动军工业发展,那是因为我们之前吃了太多装备落后的亏。很多人都知道华野能打硬仗,很厉害,尤其是孟良崮战役。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东北的支持。自从解放军接管东北以后,掌握东北的重工业,武器装备得到迅速提升。故而,我们看到东北的林彪打得很顺手,而华野位于山东,通过海运接受了东北支援的十多万吨武器装备,因而也是很富裕,这才能够取得突出的战役成绩。可以说,华野的武器装备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多数是接受东北的援助,显得比中野要富裕。
其次,中野挺近大别山损失惨重,战力损耗很大。尽管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战略意义很重要,但是实际效果很差。这也暴露出战略决策者的一些缺陷,那就是有时候眼光过于宏大,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必然是得不偿失。自从中野进入大别山后,远离解放区,没有后勤保障,无法生存,部队损失将近一半,大部分的重武器丢失殆尽,故而战力急剧下降。后来,高层要求粟裕带部队越过长江的计划,就被华野抵制。林彪对于中央的决策经常也是迟疑不决等,也是有原因的。可以说,这些都是身处一线指挥将领,不得不从实际出发,进行考量。因此,在面对武器装备占优势的国民党部队,中野很难取得突出的成绩,比如说围攻黄维兵团,还是依靠华野分兵支援。
或许就是因为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使得刘伯承和邓小平吃过大亏,这才不至于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时期,过度盲目迷信。毕竟,人生的很多选择,都离不开之前的经验教训。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仅仅是肤浅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