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静含在节目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调整呈现出各个子板块分化比较明显的特点,包括股价、估值的分化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内都会持续下去。
以下为文字精华:
张放:今年以来医疗板块出现行情比较大幅的震荡,但是整个医疗行业业绩增速较高,怎么看待市场表现?
张静含:今年上半年各个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包括CXO板块、医疗服务板块,甚至包括器械板块,业绩情况还是维持了去年的高增长态势。
我们怎么来看待上半年整个指数还是有一个相对比较大幅度的回调,我是从这两点来看,首先医药板块暂时的休整不改变板块长期成长和向好的趋势。上半年板块调整我看了主要是两点因素驱动的,第一点是大家情绪面上对政策的过度担忧,第二点也确实是前两年特别是去年在整个疫情期间大家对于板块比较热情,一些龙头公司相对估值水平有大幅提升。
我们知道医药板块在我看来把它定义为长跑选手,让长跑选手做短跑冲刺后,必然有一个修整的过程,但并不改变板块长期成长的逻辑。
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调整呈现出各个子板块分化比较明显的特点,包括股价、估值的分化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内都会持续下去。所以对于赛道的选择,尤其是挑出比较好的高景气的赛道就显得尤为关键。
整体上来看,我自己是觉得上半年的尤其是对于政策的悲观预期有一点过度的担忧了。大家现在看到国家三大政策部门,医保局、药监局、卫健委出台的各项政策,其实药监局出台的政策对于行业整体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态势。
2018年药监局出台了鼓励创新药审批的一系列政策,这两年国内不管是创新药还是器械板块有越来越多的可以对标海外质量的创新药、创新器械陆续走到临床甚至上市。
大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医保局带量采购的负面政策上多一些,但是其实我们忽略了在药监局,包括医保局创新药医保谈判有利的政策驱动下,它其实不只是对像仿制药或者高质耗材短期的价值上的打压,更多的我们看长期是对于行业良好的有序成长的一种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仿制药包括高质耗材某些同质化产品价格的挤出,反而倒逼企业去往创新和国际化这条道路上转型。
我们说在特别安逸的环境中,你是培养不出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反而是现在这几年的政策导向的趋势,大方向对于国内整个医药行业是非常良好的往前推动的方向。
所以回到最初的观点,短期调整不改变医药板块的长期向好逻辑,只不过今年暂时休整,可能反而是建仓布局的时间点。此外子板块由于景气度差异而分化,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还会持续,所以选择正确的板块和正确的赛道尤为关键。
张放:第二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CXO作为永远的神是整个医药里面比较重要的子板块了,确实市场近两年它表现也是非常强势的,在所有医药子板块里面涨幅都是排在前面,很多个股都是创历史新高,但其实7月份以来有一些出现了调整,详细讲一讲CXO的情况。
张静含:我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CXO板块站在这个时间点的看法,包括对7月份有一些调整比如说面对国内临床CXO的企业,在7月份以来受到国家所谓要打压创新药政策的恐慌带来的调整,我们站在这个时间点的看法。我自己觉得CXO板块的景气周期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至少3到5年的景气周期我们是可以做期待的,国内CXO板块包括CRO和CDMO这两个子板块,这两个字板块也就是在最近的三年左右时间内才真正崛起出来一批,药明时间会稍微早一些,其他的公司基本上是最近三年时间内才崛起出一批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CXO公司。
CXO整个板块为什么景气度能够往后看3年或者5年的市场,它实际上有3个底层逻辑支撑的,第一个底层逻辑就是全球医药产业链的分工细化,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第二个底层逻辑是整个的CXO产能全球化转移的过程,我自己觉得才刚刚起步可能还没有到中期,只是早期的阶段。第三个底层逻辑就是国内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发展会支撑起来CXO相关公司的国内订单的持续高景气。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