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护士哮喘急诊,结果被自家医院拒绝了...

剧本杀网站 https://www.td010.com

这份通告透露了细节,19时许家属送其就诊,到23时宣告抢救无效去世,整整四个小时,经历了什么?

跑了三家医院,因为疫情,急诊被关闭,之后在自己的东方医院南区也不准进入,最后又跑到仁济医院东院,直至离世。

本应该是很简单的救治,因为规则,在四处辗转求医的四个小时中一点点被憋死,而她的家人只能绝望地目睹这一切发生而无能为力。

有医生介绍,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并不高,大约在1.6-36.7/100000之间,死亡率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最后一次发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其中大部分患者是可预防的。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确实会引起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

西安高新医院因为孕妇的事情,直接停业整顿三个月。

上海的医院只发了个深感痛心。

早在1月份,相关部门就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可现实操作起来又是怎样呢?

当医院都用来接收无症状感染者,那么请问其他病重的患者去哪里了呢?医院不接诊?那么医院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规则制定难道没有问题吗?

很难想象,这波疫情,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有事的时候,“自己人”都不愿伸把手,更何况是其他非医护的病人。

所谓人命关天,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防疫漏洞。

3月2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也表示:

对护士因病不幸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要求急诊服务做好告知引导,保障群众的急救需求。

这话1月份就说过,在西安的前车之鉴,上海的孕妇出事之后,举一反三,多次强调还是出事了。

抗疫是为了救人,其它病需要救治的时候就不管了?先救人的原则不灵了?

这让我很不理解,让很多人不理解,让医护人员不理解。

而在这位护士之外,还有多少普通患者,也面临着救治不能及时的风险?这种医院急诊部“一刀切”大面积停诊,实在太要命了!

所以医院的急诊部门,毫无疑问,绝对是人命关天的第一线。

按照生命至上的逻辑,医疗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医院急诊部门,绝对是首当其冲的。

所以再困难,我的看法是医院的急诊部都不该停,这是原则问题。

违背了这项原则,我们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次上海东方医院事件,又是一例惨痛教训。

上海此前一直被誉为疫情防控的“优等生”、“学霸”,科学、精准防控。

无论其他城市如何风雨飘摇,上海一直岿然不动,遗憾的是,在因疏忽导致疫情扩散的冲击下,在奥密克戎空前强劲的传染力面前,在动态清零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双重挤压下,魔都,也出现许多动作变形,变得“魔怔”了。

就像有人总结的,

有的城市宁愿自己的市民受苦,也没有把一个病例外溢;

有的城市为了自己的市民少受苦,宁愿冒着外溢的风险和舆论的压力也在探索前行。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应该受到谴责和贬低。前者推动道德的上升,后者引领社会的前行,都很了不起!

我不管是否它探索,这些也是需要代价的。

用一位医生的话说:

尽管这些并不能否定魔都的防疫工作,但是,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给居民带来的不便,制定人性化的防控措施,急市民之急,避免出现一刀切导致的就医难,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上海做的还有很多。希望上海这次应对疫情的做法,能为国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探索经验。

时代的一粒尘土,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