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挂多久?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已做出了解答

1980年,此时已经进入毛主席逝世的第4个年头,而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已经进行了2年。而在这一年的1月,随着中美两国的建交,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也快速在世界上掀起了“邓旋风”。这一情形也快速引起了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的注意,在几经辗转后,法拉奇终于如愿以偿的采访到了邓小平。

而在采访开始之初,法拉奇却提出了个尖锐的“请问邓小平先生,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也要永远的保留下去?”法拉奇的话一出,场上的所有人都静悄悄的。就在所有人紧张不已的时候,邓小平的一番话却让这个以难缠出名的女记者赞叹不已。那么邓小平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法拉奇为什么会问这一问题?

1979年1月1日,随着多年各个领导人的努力,断联了近30年之久的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对于这一划时代的影响,瞬间震动了整个世界,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元旦期刊中,他们还特意选用了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27天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代表新中国访问美国,在这段时间里。邓小平带着促进中美两国关系,让西方国家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使命,不知疲倦地走访美国各个地方,出席不同的会谈,发表了22次正式讲话。

在过去,从未如此近距离观察到东方领导人的美国人们,在邓小平此次“破冰之旅”中,不断强调着两国关系的友好主要来源于人民,且在这一期间邓小平在众多场合中,都让无数美国民众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位中方领导人的魅力。霎时间,以美国为中心向世界辐射,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邓旋风”。

而在邓小平访问的这一年里,刚刚从动荡时期恢复过来的新中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从美国访问回国的半年后,邓小平带着家人,开启了南巡之旅,随后更针对中国彼时的国情,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让中国至此在发展道路上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从邓小平在国际上掀起的热潮,到中国发展中,邓小平领导做出的重要改变,这种种都深深的吸引着对新闻极其敏感的法拉奇。在同一时间,彼时的诸多国家,对于正值改革开放的新中国也颇为好奇,中国究竟会走什么样的道路?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

基于这些备受关注的事件中,法拉奇为了能采访到邓小平付诸了行动。她先是多次向主管单位提出了申请,可是最后都被主管单位拒绝了。但是,作为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记者,虽然多次被拒却不能动摇法拉奇想要采访到邓小平的决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法拉奇得知了自己父亲的好友时任意大利总统的佩尔蒂尼即将访华,她当即以“我帮你先去造舆论”为理由打动了佩尔蒂尼,让她帮助自己向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转达了法拉奇想要采访邓小平的意愿。

而因为在彼时,一些西方国家的记者的一些行为,无法让人苟同,甚至对中国多次抹黑。所以在向大使馆推荐法拉奇的时候,佩尔蒂尼还保证,法拉奇绝对是一个“严肃的记者”,对中国很友好等等情况下,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

在接收到中方的邀请后,法拉奇当即带着她在这之前,从市面上收罗到的一切关于邓小平的书籍,乘坐飞机飞抵北京。因为法拉奇知道,一旦有记者知道自己来了中国,就一定会有人前来找她,打听她究竟要见谁,和谁谈话,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在采访期间不得安宁。在刚刚下飞机后,法拉奇就躲进了一个基本上不会有外国人居住的民族饭店的小房间里,对着自己早已翻了又翻的书籍提取采访时自己想要的询问的问题。

并且值得一提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女记者,法拉奇时常被人冠以尖刻、情绪化、步步紧逼等强硬的词语,来形容她的采访风格。甚至在面对一些高居神坛之上,对改变历史进程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法拉奇劈头盖脸的犀利措辞,都会将他们问得狼狈不堪,其中卡扎菲与基辛格都对此深有感触。所以在接受法拉奇的采访后,基辛格甚至还满是感叹地说道“接受法拉奇的采访是我一生最愚蠢的事情”。所以,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究竟会有多精彩呢,这让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在法拉奇踏上中国行之前的7月30号上午,北京天安门出现了几个十分突兀的车辆,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缓慢的开到了人民大会堂前。这一情形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纷纷围了过去准备一探究竟。

只看到吊车将带着完备工具的人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前,高高挂着的毛主席像前,并慢慢用工具准备将毛主席像拆下。这一举动很快触动了人们的神经,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无法接受的人们高喊“毛主席像不能拆”,甚至还有一些人想上前制止,可都安保人员拦了下来,最后只能默默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情,而或许会无法接受,在人群中还传来阵阵抽泣的声音。

随后,在大吊车的帮助下,工人又将大会堂前的两块巨幅的标语被拆下,而在同一时间里,全国各地的主席画像,主席标语也在陆续被拆除,而在墙壁粉刷无法拆除的标语都被一一覆盖。这种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全国上下乃至世界各地都对此高度关注着,紧接着公开场合亦或者是私下一片斥责。

为了给人民以及世界一个交代,在法拉奇到访中国的一周前,中央发布了指示“毛主席像、语录、诗句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了,这在政治上是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

8月中下旬,法拉奇与邓小平的采访时间在人民大会堂118号厅开始了。这次采访的安排相较于过去都十分特殊。在以往邓小平会见外国记者的时候,中国记者都可以在场,并可以摄像、录音以及对于采访内容发表新闻。但基于法拉奇“独家报道”的要求,在中国记者拍了几分钟后,就离开了现场,只留下邓小平、法拉奇以及作陪其他几人。

落座后法拉奇将录音笔放到桌上后,从未对东方领导人的她也有些许担心,所以她先是与邓小平进行了简单的寒暄,让正式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可是作为以犀利出名的法拉奇,并不会允许自己的采访问题干干巴巴,毫无意义。

所以她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十分尖锐。她表示,最近在邓小平的讲话中曾明确讲过,而今的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之中,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转折。自己到北京来的时候发现,而今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毛主席像以及主席的标语变少了。过去毛主席的互像到处都是,今天自己乘车从饭店来到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就只看到了在故宫入口挂着一副毛主席像。

随后她话锋一转发问道“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法拉奇的问题一出,瞬间让场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对于这个尖锐的问题,邓小平要如何回答呢?

邓小平一眼就看出了法拉奇询问这个问题的意图,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只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更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关注的问题。因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都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随后邓小平又说“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的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除了对于这个问题比较关注以外,法拉奇还曾问道“像邓先生你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总处于一个二把手的位置?为什么您总当副手呢?”对于法拉奇感到不解的这个问题,邓小平却觉得问得有些没有必要,可是他还是笑着回答道“我现在的这个岗位对于我的工作而言并没有影响。”

同时,因为在这一时期,邓小平通过对于当前国家的形势进行研究后,他还发现虽然我们国家并没有明确地表示我们国家履行的是干部终身制,但是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为了让新中国更快的进入现代化,邓小平还告诉法拉奇,自己将会和一大批老同志退居二线,让年轻人来担任国家领导人。

在法拉奇对邓小平进行采访的不久后,中央就向天安门管理处下达了指示,即在天安门广场将会按照像以前一样挂像的惯例继续进行。同时,在此后的数年间,但凡是遇到国家的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都会继续将伟人的画像庄重的郑重地树立出来。

而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因为摄影存在角度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拍照,只能如实反馈,这对于后人瞻仰感受主席的形象有所妨碍,并且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无法克服,所以在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挂的一直就是画像。

但因为在这一年里,天安门的天气有风吹、日晒、雨打,画像可能因为自然的因素存在褪色亦或者是其他的情况。所以中央为此规定,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需要一年一换。

1989年,在邓小平的筹建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得到建立。为了给更多的年轻且有能力的人机会,感觉已经完成国家交给自己的历史使命的邓小平,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自己退休的请求。

11月9日,经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讨论决定,答应了邓小平退休的请求,至此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我国的新老领导班子就此顺利交接完成。

正如邓小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所说“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从毛主席到邓小平,这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付出了他们宝贵的年华,奉献了他们最好的时间。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依旧活在人民心中。


抖币海外充值 https://www.cvpka.com/p/dou-yin-chong-zhi/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