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打造全市唯一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枢纽平台

沉浸式体验 https://www.td010.com

  每逢节假日,龙岗职工张水源就“忙”得不得了。

  龙岗区职工朗诵艺术队的免费课程培训、龙岗工会会员开放日主题活动,还有职工朗诵文艺演出的排练,都把他的空闲时光排得满满当当。“与其说我是来参加活动打发空闲时间,更不如说是来充实自己。工会和职工联合会组织的这些活动,经常可以请来行业内的‘大神’给我们授课,每一次都让我收获满满!”

  事实上,像张水源这样的职工朋友在龙岗远远超过25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职工群体,日益增长变化的服务需求以及新时期工会改革的迫切需要,仅靠龙岗区三级工会现有的200余名工会干部远远无法应对。为此,龙岗区总工会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服务职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牵头成立了全市唯一一个区级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枢纽平台。

  打造枢纽平台运营模式

  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工会是广大职工的家,那么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存在就像是连接职工与家之间的“桥梁”。把职工之需放在“心尖儿”上的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从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逐步转变为职工生活的“服务员”,最大限度地服务着广大职工群众。

  随着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龙岗区总工会根据龙岗“工业大区”的地区特点,协助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从被动型静态的桥梁纽带到主动型动态的枢纽型作用转型,以“独立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四化特点,探索枢纽组织平台运营模式。

  同时,立足工会工作和职工需求,积极探索“1-3-5-7”立体矩阵式服务模式,即1个“职工服务”中心,3个重点“规范、枢纽、创新”,5大工程“蓄力工程、聚力工程、筑力工程、培力工程、绚丽工程”,以及职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职工服务项目,促进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工会服务职工群众、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10月16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1年“新时代企业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龙岗区第六届政协委员、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夏海燕以《汇聚社会组织力量,服务职工美好生活——深圳市龙岗区服务职工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经验探索》为题作分享。而她的分享也得到广大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

  聚焦需求情系职工

  凝心聚力真诚服务

  “汇聚社会组织力量,服务职工美好生活。”走进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办公区,这句话在入口处赫然在目。事实上,龙岗区一直致力于聚焦职工的真实需求,以打造职工美好生活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整合工会组织的各方资源,建立起工会系统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联系职工群众的工作机制。

  仅过去一年,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在龙岗区总工会的指引下,顺应职工需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在职工文体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孵化成立了由200余人组成的龙岗职工朗诵艺术队,在“小打卡”微信小程序中的数百万个圈子里创造了全国第三名的活跃度。此外,还有职工交友活动、汉服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职工户外登山等1500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一场场接地气的活动遍地开花,让职工感受龙岗的活力气息。

  在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之时,龙岗区总工会聚焦疫情下龙岗职工的心理健康,通过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枢纽平台,撬动多家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开展“蓄力工程”职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项目,全面系统地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心理健康服务骨干和种子700余人,服务职工10万余人次,引导广大企业工会干部等做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响应人”。

  “平时睡觉会打呼噜,老婆也总是说我,但一直没去医院检查。今天能在这免费接受耳鼻咽喉医院的专家体检,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个‘数’!”来自河南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亲身体验了一番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链接的免费公益体检活动。针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保安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第一时间把关爱送到他们身边。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公益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咨询、新业态职工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和重大节假日慰问关爱,将党和工会的关爱送到特殊领域职工身边。

  孵化人才队伍

  提升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能力

  “有时‘职工需要什么’比‘我们能做什么’更重要。”夏海燕作为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的会长,几乎每个节假日都投身于服务职工的工作中。对于职工的心声,她似乎比别人更快响应到。“250万的职工大军,仅靠龙岗工会系统的几百号人来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龙岗区总工会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吸纳社会组织骨干、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加入职工服务队伍,扩大服务职工人才范畴。”

  目前,龙岗区总工会以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为依托,积极孵化职工互助社团组织,成立职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延长工作手臂,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工会工作、社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三方共赢,打造职工服务从“他助”到“自助”,再到“互助”的路径。

  在2020年底,龙岗区还启动了全市首个“工会杯”职工服务项目创新大赛,创新“全流程跟踪”职工服务模式,通过“精准化”挖掘职工需求、“项目化”提升服务效能、“赋能力”持续促进发展、“项目库”扩大覆盖面、“全流程”提升品牌影响五大举措,激发社会组织和基层工会活力。大赛从项目遴选、落地实施、监管机制到品牌建设,挖掘出涵盖关怀帮扶、就业发展、心理健康、助力职工参与社会治理等类别共79个有潜力的职工服务品牌,并投入资源落地,产生了龙岗区“爱阅一生”阅读师公益培训、“城市骑士”外卖员关爱温暖计划、“工会直播间·职工大舞台”、“益起来·更健康”职工职业健康防护项目等一批优秀职工服务项目。

  “现在,我们重点进行‘双百名’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即服务职工社会组织百名骨干和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百名骨干。同时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开展精准化辅导,为其‘输血’,打造‘增能驿站’。”龙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潘文婷)

  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绩单

  8年多来,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会层面协助孵化职工社团组织71个,服务基层工会200余家,组织开展1500余场活动,惠及30余万职工,连续两年获得深圳市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龙岗区2019年优秀“微改革、微创新”项目。

  探索服务职工枢纽型组织建设获评广东省工会工作创新一等奖。

  作为主笔起草单位参与《深圳市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标准起草;在广东省总工会组织的企业职工社团创投试点中,龙岗区总工会通过联合会枢纽平台组织发动入选项目总数位列全市第一。

  项目案例《蓄力职场·阳光心态——优势视角下的龙岗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在广东省总工会组织的“2021年度广东省工会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