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在乌东最难攻坚的马里乌波尔,俄军搬出了号称“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迫击炮”、专门用于摧毁坚固防御工事的“郁金香”迫击炮,如今俄军又用上了图-22M3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图-22M3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300公里,续航7000公里,是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及S-300防空系统的“死穴”,难以对付。俄国防部称,俄军已控制了除亚速钢铁厂之外的马里乌波尔所有城区。
在图-22M3轰炸机出动前,俄国防部发出声明,给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内的守军7个小时缴械投降,所有投降的人都有生命保障。16日晚至17日凌晨,俄军每30分钟就向乌军广播协议细节,如果他们接受投降条件,俄军会在莫斯科时间6点举红旗,乌方应该在钢铁厂外围举白旗。但被乌克兰政府拒绝了。
俄方规定的时限已到,俄乌双方继续激战,马里乌波尔的残余势力仍被封锁在亚速钢铁厂内,17日的航拍视频显示,亚速钢铁厂升起滚滚黑烟,遍地废墟。俄方透露,大约还有2500名乌克兰士兵在亚速钢铁厂里,他们已经被俄军包围。
顿涅茨克武装17日称,11日到12日夜间,顿涅茨克武装阻止了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36旅在马里乌波尔伊里奇冶金厂的突围尝试,在战斗中有50名乌克兰军人被杀,其中包括5名高级军官,另有42人投降。顿涅茨克武装称,在对战斗现场检查时,发现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36旅旅长巴拉纽克的尸体及他的个人物品和武器。俄国防部15日称,已控制伊里奇冶金厂。
伊里奇冶金厂和亚速钢铁厂是马里乌波尔守军最大的两个据点,如今俄军及顿涅茨克武装、车臣部队将集中力量拿下最难啃的亚速钢铁厂。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宣布,开始在乌克兰展开一项特别行动。
对于俄方的“投降不杀”,亚速钢铁厂内的守军不是没有动摇,但乌克兰政府禁止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并威胁将处决他们。俄国防部17日表示,其截获的电报显示,乌克兰政府禁止亚速钢铁厂内的乌方武装人员和外国雇佣兵投降。此前,有英国雇佣兵哭诉,已没有武器和粮食,不得不向俄军投降。
亚速钢铁厂被死死围住,其余地方已被控制,清剿零星的残部后,俄罗斯打通乌东和克里米亚陆上通道将变为现实。并且其他战线将产生连锁反应,俄军将有更多力量用于巩固于3月初就被控制的赫尔松,继而向敖德萨推进,最终控制乌克兰的所有黑海出海口。
天平又有倒向俄罗斯的势头,自俄军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每到战场关键节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都会发生大逆转。在马里乌波尔这座要塞被俄军控制后,乌克兰政府的表态又变了。
当地时间17日,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准备就乌克兰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进行谈判。而就在前一天的16日,泽连斯基才表示,如果俄罗斯消灭了马里乌波尔的乌克兰守军,那么和平谈判就不可能再继续。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表示,马里乌波尔可能成为乌俄谈判的一条“红线”。
4月13日,乌克兰马里乌波尔,俄军严阵以待
不过,泽连斯基17日的表态有个前提:俄方停止军事行动以及其武装力量从乌克兰领土撤离。泽连斯基变脸太快,一会儿要谈一会儿不谈,让俄方更加看清本质。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表示,泽连斯基关于俄乌谈判的言论是缓兵之计,其意图是为向北约寻求军事援助争取时间。
泽连斯基政府确实在加急催促西方。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近日批评欧盟,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不仅慢而且方向错误。“乌克兰要求欧盟提供武器,欧盟也的确提供了,但不是我们要求的那些武器”,并且“乌克兰需要武器,不是一个月之后,而是现在”。乌东大战将至,西方媒体猜测,顿巴斯即将出现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对战。泽连斯基政府一直强调乌克兰需要更多的战机和坦克。
2月底以来,泽连斯基就经常痛批西方帮助不够。综合来看,被泽连斯基夸赞过的只有英国,他夸英国是真心帮乌克兰,还让其他国家向英国学习,加快交货速度。英国首相约翰逊也是俄军撤离基辅后,乌克兰迎来的首位西方政客。
而泽连斯基在抱怨欧盟、北约时,还惹恼了两个大国:德法。不仅在言语上“拉踩”德法领导人,还在外媒公开点名批评德国和匈牙利阻挠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努力。
日前泽连斯基拒绝德国总统访乌,气得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表态“近期都不去基辅”,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更是改弦更张,不支持向乌克兰运送步兵战车。要知道,德国可是支援乌克兰的“大金主”,并且在军援上放开了口子,搞得媒体声讨,自己国内也乌烟瘴气,民众怨气颇大。德国上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要求驱逐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安德烈·梅利尼克。
法国也被坑得很惨。乌克兰网民甚至发明出了一个新词——“别再马克龙”(Macronete)——用以嘲讽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了换取和平,不惜与莫斯科“妥协”。
法国正进入大选倒计时,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法国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的言论引爆舆论。将退出北约;拒绝跟随拜登的政策;绝不会让法国军队听命于一个不属于法国主权管辖的军事指挥机构,无论是北约还是欧盟;若当选,法国将停止继续支持德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申请,或许可以吸纳“印度或是一个非洲国家,甚至是南美洲国家”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勒庞的言论也刺激了马克龙,但在民意沸腾下,马克龙也进退两难。连日来,法国街头的示威活动此起彼伏,有近万名抗议者高呼“既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欧洲国家内部的社会撕裂愈加严重,西方组织内部,国与国之间的内讧也暴露于俄乌冲突下。
乌克兰的反向输出让人迷惑,让人分不清究竟是美国导演着乌克兰,还是乌克兰借机“绑架”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