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缘分这种东西的,先入为主的一定是眼缘。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等各种原因相遇了,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那种,就算什么都不做,只要站在那里,你就会觉得她/他特别讨厌的,然后接下来就会毫无意外的,你跟她/他的相处就会各种的不愉快。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奇妙,处得好的,要珍惜;处不来的,也不需要勉强。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你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同样的,你也做不到喜欢所有人吧?所以随缘就好。
各位听众,大家好,又到了简语有约时间,很高兴您能来到现场,与我们度过这愉快的一刻钟。
今天的采访对象是我本人,而采访者来自于我的同门大师姐花若盛开。师姐为何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也许看完下面的访谈实录,您就会明白了,好了,采访正式开始:
我采访凡人简语之后,我就知道为什么和她会一见如故,再见倾心了!
采访实录:
1、你怎么遇见简书的?来到简书后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作者和作品?
凡人简语:
因为从2020年开始,自己练习软笔书法,居然一直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所以也让我体会到自律打卡活动带给自己平淡生活的一种充实感。
书法练习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后,觉得生活又没有挑战了,于是就想到不妨训练自己再多一项自律的习惯。思来想去自己的这些喜好中,输出文字的项目有待提高。
因为平日里好玩,也偶尔用文字记录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承蒙几位朋友的鼓励与关注,于是便有了想进一步提升的想法。恰巧曾经关注过的,慢生活公众号组织100天写作打卡活动。于是就兴致勃勃的报了名。开始用微信编辑文档作为每天的打卡作业,后又使用QQ空间进行作业的打理。
那一日正在学习慢友的文字,发现他用的就是简书APP形式进行每日的写作打卡。出于好奇心,我也点了进去,发现在这里记录文字,操作很是方便,也能给自己的文字找个处所安放。当晚就下载了APP进行使用。那一天是9月20日。也便机缘巧合的认识了简书,来到了简村。谁知这100天坚持过后,来简书日更已然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
花若盛开师姐:给努力提升自己的简语点赞!我又发现了咱俩有一个相同爱好——书法。不同的是你正在坚持练习,而我推迟到5~10年以后 。
2.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你有什么经验和方法吗?
凡人简语: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多练吧。因为咱们当老师,有时候教课的时候,带着学生学习课文时,肯定会教学相长的,不自主的被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且编入小学课文的内容大都是名篇。
其实我在简书看别人的文章不是很多。因为我觉得写的再好,也不如名家的作品好。所以我觉得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得读名家的作品。我不太喜欢把太多的时间放在浏览简书里人写的东西上。就是放松的时候看两篇儿,也喜欢看简友真情实感的东西。
写作方面,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后来等到工作以后,就是写周记吧。没来简书之前,一般我也是用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那越写肯定就是越流畅。所以就是现在日更我也坚持的很好。
我觉得我现在有的时候没东西写的话,平时上班儿我就用每日一诗打卡,这种活动来当自己的日更。因为我在简书,目前我觉得最好的收获就是在诗社学写诗。我现在就是想练练自己写古诗,但是我对自己也没有太高要求。量多了,我觉得自然会慢慢儿的就找到感觉吧。
有时候在练字时候会在喜马拉雅上听些,有关诗词的音频。大部分也都是注明学者教授讲的,比如:郦波,蒙曼,杨雨,王立群,康震这些教授讲的我都特别爱听。
然后就是来到风语阁后,八月荒师姐带我去了风语头条。我觉得头条是锻炼我编故事的能力。比如我选的一个题目,一开始我写完一个故事以后,她不满意。然后她把她写这个故事的过程写下来,然后发给我看。然后我从她的范例去模仿地写,我觉得快一些。
我是不太喜欢进什么写作班的。那种技巧我觉得没有意义。我现在最喜欢的方法就是给我直观的例子,我去模仿着去做就可以了。
我喜欢头条写作的原因,一是因为它本身文字不需要输出太多。二是它可以通过故事融入自己的一些观点。我有时候还是喜欢思考一些问题的,喜欢一些比较有思想性的文思输出。
花若盛开:简语说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正如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像我这样以前没看过什么书的人,确实要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先看古典名著,再看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来丰厚文学积淀。3、你有什么爱好?当爱好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或者取舍或者协调?
凡人简语:
我爱好很多,文艺体育方面都很喜欢。但是肯定不能每天都坚持做这些事情。现在我坚持好的可能就是简书里边打卡,写诗,然后练练字儿。但是练字,现在因为事情比较多,现在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但我认为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坚持的还是不错的。然后就是唱歌。因为现在事有点多,老写东西。原来疫情的时候,每天都学一首新歌,跳舞也喜欢因为有音乐,有肢体语言,不仅心情舒畅还能锻炼身体,也喜欢玩儿乐器。但是现在真的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我打算等我退休以后,我肯定要参加区里边儿的那些老年大学,我要把这些东西都学个遍。
当爱好和现实发生冲突时,那肯定会避免一下啊。比如我现在,我平时也要练瑜伽,我要去美容院,每周一次做护理,还要去做头部的护理。当然那个做头发护理和瑜伽是天天去最好。但是这几个项目都要做怎么办。
我会骑自行车去做头发护理,每天骑着去那个店来回来去一个小时。我觉得在运动上我这一项这一天算完成了。我还会分配出一,三,五做什么二,四,六做什么。我去做头部护理后回到家,尽快的准备做饭菜,来不及做饭时就跟他爷儿俩说一声儿。然后我尽量保证一周去做个两三次瑜伽。
周四固定去做美容,反正都跟家里边儿商量好了,为了能让我晚上的时间属于我,我就特意说早晨早起给他们俩准备早餐,这样做心理上也能过意的去一点儿。晚上我要不想做了,就老公下了班回去再做,他爷俩再吃。
因为现在事儿多,有时候我会像咱们上课时候列个表。一周里边下了班,我会去做什么,按照课表走,不至于忘了。
如果上班我课要多的时候,我可能就不干简书里边活。要是课少的话,我会把头条的这问答或者故事写出来,然后余下的时间做做其他的事。
因为做事有效率,就需要能够合理规划时间。你要想不冲突,协调好,我觉得列个时间表挺好,也别把自己弄得太紧张了。 太紧张,只能舍弃一个了,偶尔舍弃,也不耽误大事。
花若盛开:哈哈咱俩的这几个爱好也相同。4、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人生的快乐是什么?
你建议的课程表很好,以前我也尝试过,但没有严格执行。都因为自己效率低和拖延症和任性懒惰弄稀碎!呵呵这段时间不断调试,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表、任务单吧!
我现在就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儿子也大了,大四在实习了。我不是一个宝妈似的人。我对孩子也比较松,他什么事情我不太管。他愿意跟我说,我就听着。他不愿意跟我说,我也不去主动问。
所以现在的中心我就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想在余生遇到最好的自己,所以我喜欢什么我就去学什么,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
我现在的追求就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觉得最大的快乐就是每天有一点进步,我能够遇到最好的自己。
在有生之年,能够将自己全部的能量释放出来,我就要看看我到底能够做的有多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可能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吧。
做每件事情,只要我认准了,我就会全情地去投入,就是体验那种过程,过程带给我的快乐是苦是痛,是酸是甜,我觉得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份成长,我觉得那就是快乐的。
我:儿子上大学后,我俩的关系就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扰!我是他坚强的后盾,有事了我们才沟通联系一下。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工作和生活,咱们多尊重帮助 ,少干涉添乱就得了!
师姐这样说到:这篇采访稿虽然采访的是你 ,却让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咱俩简直太像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 ,你比我优秀!你文学积淀丰厚,博览群书,舞文弄墨,吟诗作赋,能歌善舞,美文诵读,编写故事,总之多才多艺!工作和生活,家人和爱好都能平衡,安排妥当。生活绚丽多姿 ,快乐无限!
最后感谢简语接受我的采访,也祝福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其实正如师姐所说,我俩有着很多共性,所以就不自然的愿意靠近。很感谢受到师姐的青睐。祝我们的余生友谊长存!
今日采访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三位自律达人。
复盘自律达人
在我的007写作群中有这样一位自律班长,他是1/6写作创始人,是我所在写作群的班长,是把自律刻在骨子里的践行者。他坚持日复盘、周复盘、月复盘已近2000天,在同班战友的眼里,他“铁面无私”,面对铁律班规,按时按点提醒,没有遵守的一律请出局。几年下来,大家都体会到了规则之下的自由,更看到了一个人自律的最优秀样子。小伙伴们都喜欢叫他村长,亲切中带着敬意。
生活自律达人
在我的跑步运动群中也有一位这样的自律小伙,他是我开启长跑的引路人,他把在《易经》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读书、跑步、做家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上班之前,总会把房间打扫干净,就是为了每天回家有个美好心情。跑友们都喜欢叫他小川,赞叹中带着敬意。

读书自律达人
在我的读书群中也有一位这样的自律宝妈,她是位爱于助人、喜欢读书的老师。四年前,在一次读书会中因博主的事务变故而离开,身为分会长的她却没有放弃,和她的群成员们一起坚持打卡,读书,写心得和简单的书评,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多。现在,她带着她的小宝继续在读书的路上一同践行。书友们都喜欢叫她果果酱,喜爱中带着敬意。

刚才的三个小案例,是我身边人的真实故事,他们在自己不同方向上的自律加持,秉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良知,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
那什么是自律呢?在维基百科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而对于自律的理解,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有的人认为,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否通过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达成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必要能力;有的人认为,自律本身是一直做违反我们本能习惯的事,其特点是向上和坚持;有的人认为,自律是对热爱做的事,持续的坚持和累积;有的人认为,自律是对人生态度的选择,是我们的坚持和声音……
而我认为,自律就是围绕明确的方向,运用可视化的目标,逐级分解标准,在反馈调整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我想,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常问问自己,你是否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正在努力实现,但你觉得某些障碍正在阻碍你?
也许你想成为一个早起的人,武汉塑料回收但有一个睡得很晚的习惯,你觉得阻碍你的障碍是什么?找出它们,否则自律的动力会大打折扣,就像侦探破案那样,寻找动机,把它找出来。比如:我想早起的目的,就是想锻炼身体,不想当一个"油腻"大叔,不想受“三高”的困扰,更不想家庭因我而受拖累。
学会坚持自律,就会有很大的回馈。如村长的复盘,因为复盘,现在的他,无论任何事情,都能够在复盘中找到详细的资料,这样过的每一分钟都是不虚度的,走过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都是清楚的。

自律在记录生活之外,武汉甲醛检测公司也提供反思的机会。比如:戒烟,是因为有人亲自体会到吸烟的危害而痛下决心去改正;减肥,是因为有人亲自经历了因“三高”带来的困扰而下决心运动;爱唠叨,是因为有人因话多造成的麻烦而下定决心克制自己爱说话的冲动,改掉“好为人师”的毛病,等等。
但是,在改变的路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自律成功,会有各种不同的诱惑、声音伴随左右,与目标渐行渐远,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1、从内部因素来看
有那么一种人,就像我一样,有时候比较盲目,缺乏规划性,对目标不够坚持。对结果没有那么看重,缺乏长远的考虑。我们知道一件事可能有好处,但是短期内看不到这个好处,就会找不到意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比如:自己在报注册会计师学习的过程中,目标制定和执行中缺乏持之以行的方法,导致现在中途下车。
2、从原生家庭来看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或多或少会成为一代人成长的影子。如:有的人因为父母出生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个性很强,不想被条条框框束缚,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民主,不愿逼着孩子学着学那,也就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随遇而安,导致教育的孩子,在习惯养成方面也就随大流,没有过多的约束、限制。

3、从外界的评判来看
有的人因为坚持自律会遭受所谓“关心”,会劝你不要那么苦,不要那么一板一眼,这些人未必是坏心眼,武汉甲醛治理但却是前行路上的绊脚石。人要进步只有不断的攀登,如果享受现在的成绩,就会陷入满足的陷阱中,舒适圈是自身最大的困扰。
影响自律坚持和向上的原因可能还会有很多,比如:有的人会说家庭的拖累、工作的困扰、孩子的影响等等。但我从身边的三个小伙伴身上,却看到了自律带给他们的成长,结合我的体验,做好自律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1、目标可视化
可视化目标是你执行策略的关键,目标一定要清晰,要不然就像大炮打蚊子,蚊子纹丝不动;也像没了头的苍蝇,只会乱窜。比如:希望孩子学会收纳能力,你不能含糊其辞地只和孩子讲“要将东西收拾好”,而应具体告知孩子什么类型的东西放在什么具体位置。

2、找到最小化行动
坐而论道,拒绝行动,是失败的关键,有了动机,清晰了目标,就应该行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就是我们常说的怎么落地?不是有个段子吗?“出来混,什么最重要?出来。”找到可行的最小化动作干起来,有了这一步,后面的行动才会像齿轮一样转动起来。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经常说的一句话:“来,我们抓抓落实。”每次在饭局上聊天,一有新想法总会在饭局快结束的时候这么说:“今天这顿饭吃得太有成果了。来,咱们把成果落落地。
3、可持续化的行动阶梯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打法了,将具体目标进行逐一分解拆分,然后计划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目标,你的行动步骤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限制使您无法进行锻炼的时间,或者确保您的运动服在前一天晚上已经准备好。

5、不断反馈调整
简单地来讲,未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要么提前布局,要么根据进度反馈不断调整,大多数时候我们预测的能力有限,难于做到事事提前布局,很多事情只能从实践中学,弥补自己预写“剧本”的能力缺陷,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回顾自己长跑的经历,到现在已经四年了,从开始的坚持、中间的间断到现在的恢复,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律的好处,就是做任何事情,行动起来,不要抱怨,以目标为导向,持续不断地去做、长期做,用结果说话,等待预料之中的惊喜,它会让我们受益一生。
在我们自律修行的道路上,武汉塑料回收要还注意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才是高情商的表现,别人自律的时候我们鼓掌,不自律的时候我们鼓励,这是以别人为中心的状态。别人是别人的中心,我们是我们的中心,自律而不伤人心,就是最高级的自律。